一、統計資料表明,在我國車禍所致的重傷員中,約有2/3因得不到
及時有效的救助而在傷后30分鐘內死于現場或運輸途中。交通事故后
對創傷人員的現場急救,對于搶救傷者生命、提高傷者的生活質量、
降低傷者的致殘率、減輕傷者的家庭負擔及社會負擔、緩解社會矛盾
具有重要的意義。然而,不少群眾由于缺乏急救 醫療知識,面對事故中受傷人員時,有的束手無策,有的在搶救過程
中反而加重了受傷人員的傷情。因此,當前普及急救醫療知識至關重
要。
對交通事故受傷嗽鋇南殖〖本仁羌本鵲牡諞徊街瑁?本卻朧┎?
取得越快越好。搶救人員在對受傷者傷情進行初步判定后,要根據具
體情況采取止血、包扎、固定和搬運等措施。
●止血止血是現場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術。止血的方
法有局部壓迫止血、動脈壓迫止血及止血帶止血三種。
局部壓迫止血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,對于絕大多數傷口的出血均
可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。方法是使用紗布、繃帶、三角巾對傷口進行
加壓包扎。如果現場無上述材料,可以使用清潔的毛巾、衣物、圍巾
等覆蓋傷口、包扎或用力壓迫。對肢體的加壓包扎,加壓量達到止血
目的即可,不宜過大,否則會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。
對于局部壓迫仍無法達到止血目的的傷者,可以采用動脈壓迫止
血的方法,簡單地說就是依*壓迫出血部位近端的大動脈,阻止出血
部位的血流供應達到止血的目的。
如果采用局部壓迫止血無法達到目的,而壓迫動脈止血又不便于
傷者轉運時,可以使用止血帶止血,F場無止血帶時可用繃帶、繩索、
毛巾、圍巾、衣物等代替,切忌使用鐵絲作為止血帶。使用止血帶過
程中,應注意力量要足夠,同時要注意使用止血帶的時間。
●包扎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簡易止血、保護傷口和固定。使用的材
料,主要有繃帶、三角帶等,如無上述物品,可以用清潔的毛巾、圍
巾、衣物替代,包扎時力量以達到止血目的為準。包扎過程中,如發
現傷口有骨折端外露,切忌將骨折端還納,否則可導致深層感染。腹
壁傷致腸管外露時,應使用清潔的碗等物扣住外露腸管,達到保護目
的,嚴禁將流出的腸管還納。
●固定主要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導致二次受傷,同時可緩解疼
痛,F場急救中的固定均為臨時性的,一般以夾板固定為主,可以用
木板、竹竿、樹枝等替代,固定范圍必須包括骨折鄰近的關節。如現
場無上述材料,可以用傷者自身進行固定,上肢骨折,可將傷肘與軀
干固定,下肢骨折,可將傷側肢體與健側肢體固定。
●轉運轉運是現場急救的最后一個環節。及時正確的轉運可挽救
傷者生命,不正確的轉運可導致前功盡棄。
昏迷傷者的轉運,最為重要的是保持傷者的呼吸道通暢,傷者應
側臥,要隨時觀察傷者,一旦出現嘔吐,應及時清除嘔吐物,防止誤
吸。
對于有脊柱傷或懷疑有脊柱傷者,搬動必須平穩,防止出現脊柱
彎曲,嚴禁背、抱或二人抬。
對于頸椎受傷者,必須固定其頭部。
對于使用止血帶的傷者,應及時松開止血帶,再重新固定。
腦震蕩
癥狀:腦震蕩是閉合性顱腦損傷最輕的一種,無神經系統器質性損傷,有暫時性功能障礙。休息幾天后功能可完全恢復,不遺留有其他障礙。臨床表現為傷后出現暫時性神志恍惚或昏迷,持續幾秒、幾分鐘甚至幾小時,醒后對受傷經過記憶不清,或有頭暈、頭痛、嘔吐等,但癥狀多在數天后消失。
急救措施:安靜休息幾天,對癥治療,或給予少量鎮靜劑。如短期內經一般治療癥狀未見好轉,或反面而加重者,需做進一步檢查處理。
二、 顱骨骨折
癥狀和體征:開放性顱骨骨折有頭皮裂開,所以容易發現。閉合性顱骨骨折有時可見局部凹陷或頭皮有血腫而隆起,這多半表明有顱底骨折,伴有腦脊液漏。如果腦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,或有顱內血腫壓迫,則昏迷時間較長,或清醒后又陷入昏迷,說明情況十分嚴重,應即速外理,否則有生命危險。
急救措施:將傷員平放,頭稍墊高。有創口或腦脊液外溢時,按前面所述原則處理。耳鼻有溢液者,切不可加壓填塞。應急送醫院進一步處理。
三、 胸部創傷
癥狀:傷后常引起損傷性窒息,病人在短時間內出現胸部劇痛,面色蒼白、出冷汗、四肢厥冷,甚至休克、如出現呼吸困難,咳嗽有血痰,胸廓部出現皮下氣腫,說明肺部有損傷,引起氣胸或血胸。
急救措施:立即取半臥位,如果胸壁有傷口,造成開放性氣胸,應迅速將傷口包扎封閉,使開放性氣胸改變成閉合性氣胸,速送醫院。
四、 腹部臟器損傷
癥狀:病人感到腹部持續性痛,陣發加劇,不敢深呼吸,腹壁緊張如板狀,并出現癥狀如惡心、嘔吐、嘔血甚至失血性休克。要考慮有腹腔臟器(如胃、腸)破裂。引起腹膜炎,或實質性臟器(如肝、脾、腎)破裂出血。
急救措施:避免進食、飲水或用止痛劑,速送往醫院診治。
頭部創傷:把傷者的頭偏向一邊,不要仰著,這樣會引起嘔吐,使胃內容物引起呼吸道堵塞,造成傷者窒息。
腹部創傷:應把內臟盡量在原來的部位拿一個容器扣在腹壁上,不要把內臟放入腹腔內,以免造成腹腔感染。
呼吸心跳停止:及時對傷者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,進行簡單的心臟按摩。
交通事故是我們身邊較為常見的一種人身傷害事故.出車在外.我經常發現有些人在救護交通事故傷員時.使用一些錯誤的救護方法.主要有以下方面 1.遇到骨折,強行復位。這很危險,因為骨頭斷端會破壞周圍的組織.造成新的損傷出血及感染。應當用干凈布蓋住斷端.并將肢體固定.避免相對運動。遇到顱腦和脊柱的損傷.切記要盡可能少搬運病人.不得不搬運時要平抬平放.萬勿背扛。對于一些小的閉合性損傷.皮下出血.即常見的青紫色腫塊,人們總習慣去揉.以為可以止痛.其實一揉反倒加重了內出血.滲出的血液使周圍組織更加腫脹疼痛。正確的方法是給予冷敷(在受傷后24小時內),使局部血管收縮.降低神經敏感性而達到止痛的效果。 2.給斷肢涂攘碘酒.酒精等消毒液。萬一事故造成了斷手.斷指,就要想方設法保存它.以便盡可能地實施再植術。但有些人不懂得斷肢的保護.給斷肢涂擦碘酒.酒精這些消毒液.或為了“消毒徹底”.競泡在酒精或福爾馬林液中.這將引起嚴重的細胞變質.無法再植。也
不要把斷肢泡在低滲或高滲的鹽水中.以免組織細胞脹破或干癟。更不要給斷肢加熱保溫.以免加速組織變性.使再植失敗。正確的處理方法是:用消毒的紗布或干凈的布類將斷離的肢體包妥.放進無漏洞的塑料袋或橡皮口袋中.口袋里不要再放任何其它的東西.然后扎緊口袋。在口袋周圍要敷以冰塊冷凍(也可用冰棍、雪糕代替).以達到冷藏目的?诖欢ㄒ獓栏駲z查.如有漏扎或裂縫.冰水滲入斷離的肢體.勢必向組織滲入.會使細胞損害,從而失去再植成功的可能性。,一5.用繩素.電線.鐵絲尊沒有彈性的材料止血。止血帶要選擇有彈性材料.沒有橡皮管可用布條。用繩索.電線、鐵絲捆扎.會造成健康組織缺血.甚至壞死。止血帶松緊要適當.以不出血為準。止血帶扎得過緊或時間過長.會引起肢體壞疽.造成中毒性休克甚至截肢